RFID频率范围是多少?可分为哪几类?
RFID频率范围在国际上有公认的划分,即位于ISM波段之中。RFID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902~928MHz,2.45GHz,5.8GHz等。根据不同频率的范围,可以大致分为4类频段。
1、低频
RFID频率范围在30kHz~300kHz的,可以归属于低频,典型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也有接近的其他频率,如TI使用134.2KHz)。
该频段RFID系统的读写距离较小,一般小于1m, 与低频标签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O11784/11785(用于动物识别)、ISO18000-2(125-135 kHz)。
用于机动车辆的典型应用有:远程无钥匙门禁(RKE)、无源无钥匙门禁(PKE)和无源无钥匙启动(PKS)等。
用于动物和牲畜的典型应用有:动物识别、动物饲养、牲畜饲养和冷冻链。
用于商业和工业的典型应用有:商店警报防盗系统(EAS)、工业洗衣、商业运输中的托盘监控、容器识别(例如:丁烷储气罐)、工具识别(例如:医院手推车)、20英寸集装箱监控、奢侈品监控等。
2、中高频
RFID频率范围3MHz~30MHz,归属于中高频,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
高频标准的基本特点与低频标准相似,由于其工作频率的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读写距离都更高,数据传输速率典型值为106Kbit/s。
目前也是使用比较广泛的RFID频段之一,与高频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O14443、ISO15693和ISO18000-3等。
用于非接触智能卡的典型应用有:电子钱包(学校食堂、城市公交卡、电子火车票)、访问控制(体育场门票、核电厂访问)和道路运输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等。
用于个人和官方数据有:护照、电子签证、居民身份证(我国居民身份证采用该频段)和驾驶证等。
用于监控和追踪的典型应用有:邮包监控(国外DHL、联邦快递)、智慧图书管理(文档管理、图书归架、图书盘点)和商店监控(防盗监控EAS、流量控制、盘点)等。
3、 超高频
超高频段典型工作频率为:862(902)~928MHz。
860MHz~960MHz是EPC Gen2标准描述的第二代EPC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频率。EPC Gen2标准是EPC global最主要的RFID标准,世界不同地区分配了该频段的频谱用于UHF RFID,Gen2标准的读写器能适用不同区域的要求。
典型应用有:EPCGen2标签、我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商店警报防盗系统(EAS)、供应链管理、邮包识别、集装箱管理和机场行李分类等。
4、微波
微波频段典型工作频率为:2.45GHz,5.8GHz。
(1)2.45GHz
该频段带宽较宽(可达约100MHz),传播损耗较大,天线尺寸较小,主要采用有源标签,适用于远距离的应用场合,如100m的距离。
日本泛在识别(Ubiquitous ID,UID)标准体系是世界上射频识别三大标准体系之一,UID使用2.45GHz的RFID系统。
典型应用有:日本使用的标签和实时定位系统(RTL)等。
(2)5.8GHz
该频段的使用比800/900MHz及2.45GHz频段少,5.8GHz多为有源电子标签。
典型应用有:道路运输电子收费和我国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ETC)等。
RFID的工作频率范围不仅决定着射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识别距离,直接影响着对应的应用场景,还决定着射频标签及读写器实现的难易程度和设备的成本。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的频率范围内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因此企业在选择RFID设备的时候,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