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
RFID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有着的广泛应用,很多人可能认为RFID是一项最近几年才诞生的新型技术,事实上RFID的历史早已有数十年,最早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追溯起。本文将从RFID技术的萌芽、发展以及成熟应用几个阶段来系统的为大家介绍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
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
RFID最早是用于识别敌我双方飞机的敌我识别器(IFF),IFF技术可以看作是RFID技术的萌芽,其系统组件昂贵而庞大,只能优先应用在军事和实验室等领域。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可编程存储器、微处理器以及软件技术和编程语言的发展,RFID技术才开始逐渐推广和部署在民用领域。
理论阶段
1941~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RFID技术,目前已发展为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Auto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AIDC)技术。其中,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
探索阶段
1951~1960年,早期RFID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研究状态。
应用尝试阶段
1961~1970年,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例如Sensormatic、Checkpoint Systems,Knogo等公司开发出用于电子物品监控(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EAS)的应用,来对付商场里的窃贼,该防盗器使用存储量只有1bit的电子标签来表示商品是否已售出,这种电子标签的价格不仅便宜,而且能有效地防止偷窃行为,是首个RFID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商用示例。
发展阶段
1971~1980年,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RFID技术和测试得到加速,在工业自动化和动物追踪方面,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商业应用及标准,如工业生产自动化、动物识别、车辆跟踪等。
商业应用阶段
1981~1990年,RFID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开始较大规模的应用,但在不同的国家对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的侧重点不尽相同,美国关注的是交通管理、人员控制,欧洲则主要关注动物识别以及在工商业中的应用。
标准化阶段
1991~2000年,RFID技术的厂家和应用日益增多,相互之间的兼容和连接成为困扰RFID技术发展的瓶颈,因此,RFID技术的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希望通过全球统一的RFID标准,使射频识别产品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熟阶段
2001年至今,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RFID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RFID读写器、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正在成为现实并走向应用。
随着RFID标签和RFID读写设备成本不断降低,其在全球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应用行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不少零售商和一些政府机构强行要求其供应商在物流配送中心运送产品时,产品的包装盒和货盘上必须贴有RFID标签。除上述提到的应用外,诸如医疗、电子票务、门禁管理等方面,也都用到了RFID技术。
2006年6月,由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原信息产业部)等十多个部委共同编写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公布。这份白皮书,给出了中国标准制定的大致时间表:培育期(2006~2008),按照国家RFID标准体系框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成长期(2007~2012),基本形成中国RFID标准体系。
以上就是整个RFID技术的发展历程,虽然RFID技术在国内起步稍晚,但是在RFID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方面,国内已具有了自主开发低频、高频RFID读写器与微波电子标签的技术能力以及系统集成能力。与国外RFID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RFID芯片技术方面。尽管如此,在标签芯片设计及开发方面,国内已有多个成功的低频RFID系统标签芯片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