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智能医疗能解决什么问题?
智能医疗是利用传感器等信息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间的互动等。智能医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显著改善就医条件。下面举几个例子进行详细介绍。
病患管理
1.患者登记和信息管理
使用RFID技术对病患进行登记和信息管理,将患者的姓名、年龄、血型、亲属姓名、紧急联系电话、过敏史、既往病史等详细信息都存储在一张RFID标签中,就诊时只需在医院读卡器上一刷,病人的信息就一目了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将上述各种信息都放到标签中,标签中只需要存储一个唯一代表患者的身份号就行,而与这个身份号相关的所有信息(例如处方等)都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用到这些详细信息时,我们只需要识读这个标签中的身份号,就可以调出计算机中的对应信息。当然这个标签也可以包含部分基本信息,比如姓名、年龄、血型等,还可以具有财务结算功能。
2.患者标识、跟踪
通过使用经过特殊设计的病人标识腕带,将病人的重要资料存储在腕带中,让病人24h佩戴,医护人员就能够随时对病人进行快速准确地识别、定位和监护。同时,腕带的特殊设计能够防止其被摘下或调换,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和正确性,这对于需要限制其自由的精神病人尤为重要。另外,腕带还可以记录时间,即可以帮助医生决定,什么时候需要给患者服药以及什么时候需要给患者做检查等。
3.患者生命体征采集
物联网利用各种传感手段,对病人病情和生命体征(包括病人神志、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手术创面渗出、引流导管的通畅、流量、速率情况以及抢救药品的滴速)实施全方位、不间断的密集监测和采集信息的综合分析,可确保在第一时间作出有效处理,提高病人尤其是重危病人的抢救水平。这类传感器很多,功能和形状也是各式各样,例如可以戴在手腕上、腰上、头上等佩戴式,还有吃进肠胃的、植入肝脏等器官的植入式以及注射到皮下或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注入式传感器。
医疗器械及医疗过程管理
1.医疗器械管理
在医疗器械管理中,RFID同样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从比较大的设备如轮椅、轮床、麻醉车以及诊断工具如内视镜、抽吸器到一些小的外科器械如手术刀、纱布等,都可以借助RFID设备以实现识别和跟踪。这种RFID自动追踪系统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效率,减少人为错误。
另外,将医疗设备的RFID标签存入生产商和供应商信息、设备维修保养信息(包括耗材)、医疗设备不良记录跟踪信息等,可简化设备巡检、维护管理。而且,设备维护巡检后的信息在现场可以录入手持机,同时存储于设备上的芯片,回到科室后将手持机内的信息上传到中央处理器进行相应的数据存储及处理。
2.外科手术管理
手术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其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处理严重疾患的病人来说,手术的各个过程都非常重要,故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手术过程的管理也具有广阔的前景。这类系统在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台湾也都有类似的应用,其推广前景广阔。
医药产品管理
RFID可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制剂、消毒包和血液等方面的管理。如果给病人用错药,用假药、劣药或者过期药品,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对流通过程中的单个药品唯一的身份进行标识及追踪,从而达到对药品信息及时、准确地采集与共享,有效地解决了医药流通中存在的安全、成本和管理问题。又比如,生物制剂中蛋白质的不稳定性,使得其易受环境的温度变化影响,导致制剂变质,通过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将温度变化记录在“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上,对制剂品质进行细致地、实时地管理,轻松地解决了生物制剂管理中的变质问题。
1.医药供应链中RFID应用
将药品名称、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的信息都存于药品包装上的RFID标签中,药品一旦出现问题,相关人员可通过RFID标签进行责任追溯。
2.药品防伪
误用假药,轻者可能会贻误治疗时机,重者则会危及生命安全。根据RFID防伪的基本原理,在药品防伪中应用RFID读写器,不但稳妥可行,而且能够大幅提高检药工作的效率。
3.血液制品管理
血液制品的安全性非常重要。RFID技术应用在血液管理中具有几点好处:非接触式识别技术,减少对血液的污染;设置血液的有效日期,库存中可以自动实现报废报警;多标签识别,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血液信息的实时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