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的应用场景,不同频率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知道RFID系统要正常工作,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必须是“同频”的,否则无法进行通信和识别。不同的工作频率在工作原理、识别距离和性能上也有所差异,国际上将RFID 划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等不同的频率类别,各个频段RFID的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LF和HF的工作原理是电磁耦合,而UHF和微波频段的RFID ,则是电磁发射的方式。工作频率的差异性,衍生了不同的应用场景,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LF低频RFID(125KHz~134KHz)
低频RFID主要是通过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耦合作用来实现通信过程的。低频电子标签是无源标签,工作能量通过读写器的电感耦合作用获得,通常工作距离较短,一般在10cm左右。低频RFID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穿过除金属以外的大部分材料,封装形式多样化,其价格主要取决于封装形式的选择,通常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十年以上。相对于其它频段,LF低频读写器的价格相应较高。
LF低频RFID主要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畜牧业的管理、汽车防盗系统、无钥门系统以及车辆管理、门禁系统和相关安全系统等。
HF高频RFID(13.56MHz)
高频RFID与低频RFID工作原理都是通过电感耦合实现通信过程,高频电子标签获取工作能力的方式也是一样的,也都属于无源标签。高频RFID工作距离较低频的要大很多,可以达到在1m左右。高频RFID可以穿透除金属外的大多数物质,读取速度优于低频RFID。另外,它在全球的使用没有太多限制,而且价格相对低频有很大的优势。
高频RFID比低频RFID读写方面最大的优势在于批量读取,而且传输速率更快。高频RFID主要应用场景,可以从“卡”与“标签”这两个应用角度进行细分。高频RFID“卡”类应用,包括银行卡、公交卡、门禁卡等等,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校园一卡通。高频RFID“标签”类应用,主要是图书档案管理、防伪溯源、无人零售、工业、医疗等领域。
UHF超高频RFID(860MHz~960MHz )
超高频RFID工作原理是反向散射,电子标签位于读写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区场内,读写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标签唤醒。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作频率有差异,比如北美地区为902~905MHz 之间,日本是在950~956MHz之间。UHF波长较短,因此更容易被液体所吸收。RFID标签的天线一般是长条和标签状,天线有线性和圆极化性两种,以满足相应的应用需求。超高频RFID的传输速率更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批量电子标签的读取。
超高频RFID强大的读取能力,以及价格的优势使得很多应用得以实现,它也是未来射频识别发展主流的方向。它的应用场景众多,包括鞋服、物流包裹、商超、无人零售、图书档案、工业、农业、资产管理、轮胎、餐饮、航空行李、医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