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中的ISO/IEC系列标准有哪些?
RFID技术在很多国家地区都有应用,但是由于国家规定不同,很多接口也不一致,这就给RFID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于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制定了一系列RFID空中接口标准,典型的标准包括ISO/IEC 14443、ISO/IEC 15693和ISO/IEC 18000等,本文就这些标准的含义以及适用的领域,来做一个全面的介绍。
ISO/IEC 14443《识别卡——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接近式卡》系列标准
是由ISO/IEC JTC1 SC17负责制定的非接触式IC卡国际标准,它采用的载波频率是13.56MHz,应用范围广泛,目前的二代身份证标准中采用的就是ISO/IEC14443 TYPE B协议。该系列标准共分为物理特性、空中接口和初始化、防碰撞和传输协议、扩展命令集和安全特性4个部分。它定义了TYPE A、TYPE B两种类型的协议,通信速率为106kbit/s。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载波的调制度和位的编码方式。ISO/IEC 14443主要应用在短距离、中等速率读取少量数据的领域,如门禁控制、电子门票、电子证照等。
ISO/IEC 15693《识别卡——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邻近式卡》系列标准
是由ISO/IEC JTC1 SC17负责制定的载波频率为13.56MHz的非接触式IC卡国际标准。同时,该系列标准也分为4个部分:物理特性、空中接口和初始化、防碰撞和传输协议、扩展命令集和安全特性。ISO/IEC 15693由于读写距离稍远,目前在危险品管理方面应用比较广泛。
ISO/IEC 18000《信息技术——用于物品管理的射频识别技术》系列标准
是由ISO/IEC JTC1 SC31负责制定的RFID空中接口通信协议标准,它涵盖了从125kHz~2.45GHz的通信频率,识读距离由几厘米到几十米。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射频识别技术在单品管理中的应用。目前该系列标准分为以下6部分:
ISO/IEC 18000—1:2004《参考结构和标准化参数定义》
定义了在所有ISO/IEC18000系列标准中空中接口定义所要用到的参数,还列出了所有相关的技术参数及各种通信模式,如工作频率、跳频速率、跳频序列、占用频道带宽、最大发射功率、杂散发射、调制方式、调制指数、数据编码、比特速率、标签惟一标识符(UID)、读处理时间、写处理时间、错误检测、存储容量、防碰撞类型、标签识读数目等。
ISO/IEC 18000—2:2004《频率小于135kHz的空中接口通信参数》,适用于低成本、短距离、小量数据和低速率的应用,如动物识别、工具识别等;
ISO/IEC 18000—3:2004《13.56MHz频率下的空中接口通信参数》,适用于产品标识和门禁管理;
ISO/IEC 18000—4:2004《2.45GHz频率下的空中接口通信参数》,适合较长阅读距离的应用,如高速公路收费、托盘和货箱标识等;
ISO/IEC 18000—6:2004《860~960MHz频率下的空中接口通信参数》,适合以较长的阅读距离和较高速率读取数据的应用,如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制造和装配;
ISO/IEC 18000—7:2004《433MHz频率下的有源空中接口通信参数》,可用于集装箱、托盘和货箱标识的管理。
ISO/IEC 18000的其他部分分别定义了通信频率在125~134kHz、13.56MHz、2.45GHz、860~960MHz、433MHz下的空中接口通信协议。它还规定了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层和MAC参数、协议和命令以及防碰撞判断机制。
其中适用于超高频860~960MHz频段的ISO/IEC 18000—6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ISO/IEC 18000—6系列标准包括了ISO/IEC 18000—6 TYPE A、ISO/IEC18000—6 TYPE B、ISO/IEC 18000—6 TYPE C和ISO/IEC 18000—6 TYPE TO-TAL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所选择的调制方式、编码方式、算法、标签查询能力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ISO/IEC 18000—6标准的这四种类型的比较,可了解ISO/IEC 18000—6标准。
以上就是RFID技术的ISO/IEC系列标准的含义以及适用领域了,RFID技术标准多样,应用场景也各有不同,掌握清楚这些标准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RFID技术,学习RFID知识!